台灣(臺灣)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邊的島嶼,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管轄。也有寶島、福爾摩沙之別稱。



中華民國,是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國際間或因地理位置及政治因素現今常稱之為「台灣」或「中華台北」,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主要創始會員國。


 


台灣是由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洋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整體形狀似長條番薯,北迴歸線經過台灣島。全島山勢高峻,地形海拔變化大,山脈大多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平原狹窄、地震頻繁、溫泉與死火山皆多。



北部全年有雨,南部則集中在夏季降雨,颱風亦常在夏、秋兩季侵襲台灣。



由於地形與氣候共同影響之故,造成台灣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等氣候區,自然景觀與生態系亦因此呈現多樣。


  


台灣總人口約有2300萬,其中河洛人佔多數,尚有客家人、原住民、外省族群、外籍配偶等。



台灣的名稱由來很多,其中南台灣原住民西拉雅族的「Taian」或「Tayan」,為「外來者」之意;荷蘭時期稱臺灣為「Taioan」,以音譯轉寫為漢字「大員」、「臺員」、「大灣」或「臺窩灣」,這些名稱原本是指現今臺南安平地區附近,後來在日治時期,逐漸演變為整座島嶼的名稱。另外日本古代稱呼台灣高砂、高砂國。



臺灣又稱為「福爾摩沙」,在16世紀當時的葡萄牙船隻在經過臺灣海面時,從海上遠望臺灣,發現臺灣島甚為美麗,於是高呼「Ilha Formosa!」在葡萄牙語的「Formosa」為『美麗』之意,「Ilha」為『島嶼』之意,



故翻譯為美麗之島,因此「福爾摩沙」取葡萄牙語「Formosa」音譯而來,在1950年代前是歐洲國家對臺灣的主要稱呼。



臺灣正式名稱為「臺灣」,而「臺」為正體字,但與「台」通用,現今民間與媒體多用「台灣」。



在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因政治上不承認播遷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因而常使用島上最大都市和中央政府所在地台北(通常被稱「台北當局」)或「中華台北」代稱。



台灣全島南北縱長約395公里,東西寬度最大約144公里,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公里,含澎湖群島總長約1,520公里,面積約35,915平方公里,四面環海,島嶼整體形狀似長條蕃薯狀。


  


台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北部海岸多為岬灣與岩岸,西部海岸多沙灘、沙丘、潟湖、泥質灘地,南部恆春半島是珊瑚礁海岸,東部屬斷層海岸,坡度陡峻而多斷崖。



河流川短流急,不僅有岩石外露的河床,也有平沙舖地的河床,直流型的或曲流型的,甚至有湍急回頭灣,瀑布、壺穴、奇石,遍佈台灣各條溪流上游。



山脈大多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主要山脈有縱貫南北的中央山脈,靠西側的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北部的雪山山脈,以及緊鄰東海岸海岸山脈,這些山脈合稱台灣山脈。



最高峰為玉山山脈的玉山主峰,海拔3,952公尺,不僅是台灣第一高峰,亦為東亞第一高峰。在日治時期亦為日本最高峰,故有「新高山」之名。台灣島亦為世界地勢高度第四高的島嶼。



丘陵地帶則大多在北部與靠近山脈地區,這些山地與丘陵共約佔台灣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平原與盆地雖狹小分散且只佔台灣地形的三分之一,卻是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盆地有北部的台北盆地,中部的台中盆地與埔里盆地,以及東部地區的泰源盆地等。



嘉南平原位於台灣南部的嘉義、台南和高雄,是台灣最大的平原。其他還有中部的彰化平原,南部的屏東平原,東北部的蘭陽平原,以及東部的花東縱谷等。



地形如平原般平坦,但地勢較高的台地有林口台地、桃園台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等。


台灣雨量豐沛,大、小河川密佈。



由於最大分水嶺中央山脈分佈位置偏東,使得主要的河川大多分佈在西半部,包括長度最長位居中部地區的濁水溪,流域最廣位居南部地區的高屏溪,以及長度與流域面積均為第三而位居北部地區的淡水河。



其他由北往南尚有大安溪、大甲溪、烏溪、曾文溪等;而東半部主要河川則有蘭陽溪、立霧溪、花蓮溪、秀姑巒溪、卑南溪等。台灣的天然湖泊不多,最大的是日月潭,可能經由隕石撞擊形成的嘉明湖等,其餘大多是人工修築的埤塘、水庫居多。



由於北回歸線通過台灣島中南部,將台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北部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則為熱帶季風氣候。



台灣平均年降雨量為2515毫米,但是伴隨著季節、位置、海拔標高的不同,降雨量也隨之變化。北部、東部全年有雨,其中基隆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



台灣島經常有颱風侵襲,6月至9月是颱風季,每年夏、秋兩季平均都有三到四個颱風侵襲台灣。颱風為台灣提供了充沛的水分,但由於降雨空間和時間分佈十分不均,容易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等災害。



另一方面,如果缺少夏季颱風所帶來的雨水,到了冬季就容易出現乾旱;因此,各大河川普遍修築水壩,雨季蓄水兼發電,旱季提供民生用水。


  
台灣陸地的森林種類主要受到海拔高度影響。海拔1500公尺以下是闊葉林,1500公尺以上則是針葉林,35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帶則是灌木或草原。不同種類森林所構成的環境,也是各種植物、動物、與真菌的棲息地。



台灣的海岸線與鄰近海岸地區,過去擁有廣大的紅樹林與沼澤,並因此孕育許多生活在潮間帶的動物。但現今大多已經消失,只保留在少數區域,例如台南的七股溼地與台北的淡水河河口。此外最南端的恆春半島,至今仍存有熱帶季風林與珊瑚礁。



目前中華民國官方承認的台灣原住民共有14族,其中傳統9族包含原統稱為高山族的泰雅族、阿美族、布農族、卑南族、排灣族、魯凱族、鄒族、 賽夏族及蘭嶼上的達悟族(舊稱雅美族),近年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由泰雅族劃分出來,而撒奇萊雅族由阿美族劃分出來。屬於平埔族的則有邵族與噶瑪蘭族也獲得承認。



中華民國以中華台北為名參與國際體育活動,以中華奧委會會旗代表中華民國國旗,以國旗歌的主旋律填寫中華奧委會會歌來代替國歌。近幾年來台灣體育於國際比賽方面,在撞球、跆拳道、桌球、網球、軟式網球、射箭、拔河、舉重、健力等項目有優異表現。


原住民文化各族各有其特色,布農族文化為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皮衣製作技巧、多音部合唱;鄒族則是戰祭、收穫祭與揉皮技術;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排灣族人的五年祭;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卑南族則為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等等。



台灣所通用曆法主要為西曆,民間亦通行農曆,並以民國紀年與西元紀年並行使用。



中華文化在台灣生根、保存、發展。相比於歷經蘇聯及文化大革命影響的中國大陸,傳統中華文化在台灣保存得更為完整,這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文物、正體中文(即:傳統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繁體中文,以與簡體中文相對)的使用,以及傳統的思想、民俗、信仰等等。


台灣的自由民主世界有名,台灣人民的善良 正直 熱情 勇敢始終是帶領大家向前的勇敢力量!


中華民國發展為一個備有社會福利政策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由於許多大型的國有銀行與企業逐漸私有化、產業自由化,勞工權益備受重視、社會上有志工團體投入義工領域,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轉型成主導政策和居中折衝。2009年10月底,中華民國的外匯存底為3412.22億美元,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日本、俄羅斯而居世界第4位。台灣製造=精品的保證


勇往直前=是台灣走出鎖國的唯一道路



台灣近年大力推銷旅遊產業,開放大陸人士台灣觀光~朝向精緻旅遊型態發展!


 
澎湖群島面積141.052平方公里,由90個島嶼組成,位於台灣島西部,彼此相隔澎湖水道。最大島嶼為澎湖島(即大山嶼)64平方公里、次為漁翁島(即西嶼)18平方公里、白沙島(即北山嶼)14平方公里。群島除最西的花嶼主要由玢岩及花崗斑岩構成外,餘皆為玄武岩臺地經侵蝕破壞分割所成。



桃園國際機場二航站的番茄頭先生=無線網路的免費使用(歡迎大家去機場找蕃茄頭先生合照^^)


跟著巨國去旅行,看見世界的美麗風景;無論世界有多美麗~台灣永遠是白兔心中最美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巨國大白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