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陽朔堪稱是中國旅遊景點中已經非常成熟的地區,白兔無須多加贅言,光看市場上現有的旅遊資源:就已經能夠對當地的人文民風有個七八分的了解!! 跟著巨國去旅行,看見更深一層的陽朔底蘊!!
歡迎貴賓與巨國分享陽朔的旅遊經驗,請在巨國留言版留下您對陽朔旅遊的過往感想約300字描述,巨國白兔會提供給您旅遊折價券NT.500以茲獎勵唷!!把握機會讓大家能夠有幸分享您的陽朔印象!!
陽朔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縣。位於灕江西岸,風景秀麗,有「陽朔堪稱甲桂林」之譽。面積1428平方千米,人口約30萬。郵政編碼541900。
作為大陸地區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陽朔以其獨特秀美的風光吸引眾多遊人,有「中國旅遊名縣」的美譽,旅遊業已經成為陽朔經濟的支柱產業。
陽朔屬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觀獨特,匯聚了桂林山水中旅遊景點的精華,比較著名的景點有被譽為「洋人街」的西街、電影《劉三姐》的拍攝地「大榕樹」景區、月亮山、聚龍潭等^^
以及近幾年新開發的「世外桃源」風景區,「蝴蝶泉」風景區等,沿途鄉村的農家樂活動也豐富多彩。
「喀斯特」是斯洛維尼亞伊斯特拉半島的一個地區。(當地稱為Kras,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這裡在中生代形成了分佈廣泛的厚實的石灰岩層。
經過長時間的水流侵蝕,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故而地質學家們將這種石灰岩層所特有的地形冠名以「喀斯特」。
喀斯特地形也稱為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
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嶇、土壤十分貧瘠,不利農業發展,因此在雲貴高原有「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的俗諺。
但其千溝萬壑的特色卻十分受到觀光客青睞。目前巴爾幹半島及中國廣西、貴州、雲南一帶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
跟著巨國去旅行,吃盡啤酒魚的好味道!! 來到這裡若是只淺嚐啤酒魚怎麼可以,白兔希望貴賓可以大口吃魚大口喝酒,嚐嚐ㄧ極棒讚的陽朔啤酒魚,聽聽領隊導遊如數家珍當地的人文風情;享受在地人的恬淡生活情趣!!
劉三姐,又稱「劉三妹」,中國壯族民間傳說中的歌仙。
印象·劉三姐是一部以廣西桂林陽朔書童山段灕江兩公里水域為舞台,十二座山峰以及天空作為背景,融合劉三姐山歌、廣西民族風情與桂林山水等多種元素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
導演為張藝謀,於2004年3月20日首次正式在廣西桂林市上演。至2008年,《印象·劉三姐》已累計演出2,000場次,觀眾高達300萬人次,而票房收入高達6億元。
著名導演張藝謀指導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也是旅遊到此得貴賓必看的節目,作為中國第一個以山水實景為舞台的演出,歷經多次改進,常年演出,在旅遊旺季還需加演,也已經成為陽朔旅遊的一張名片。
陽朔也有一些人文景觀,例如灕江畔碧蓮峰下的摩崖石刻,縣城裡有徐悲鴻故居,孫中山北伐演講處等等。
來到陽朔有一條不可不逛的街道:新西街!!西街是陽朔縣城內最古老的街道,有1400多年的歷史,位於縣城中心,全長1180米,寬8米。在隋開皇十年設置陽朔縣時,縣城就已有這條長約200米、寬約5米的街道。
當時街上只有幾家經營日用品的店鋪,居民大部分是農民。一千多年來,這條小街一直保持著半是鄉村半是店,可為生意可為耕的半商半農狀態;這種歷史狀態使西街保持了典型的南方村鎮的傳統風情和面貌。
1970年代初,陽朔正式對外開放,許多西方遊人在飽覽了桂林漓江風光以後,來到陽朔,才發現在這奇山秀水之中,有一條這么迷人的小街。
這些西方人像當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把對西街的新奇、印象寫到西方出版的旅遊指南上。到了1980年代,西方的背包客來到陽朔,因為愛上了這裡的景色、風土人情,就長住了下來,一些就與當地的女生交往結婚,成了現在的店家老闆。
所以西街也有“洋人街”一說。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說外語,故又把西街喻為"地球村"。不過白兔很少在這邊看到混血的洋娃娃說也奇怪,這樣好了,若有照到洋娃娃的照片在西街的貴賓,請PO上巨國留言板~白兔會贈送您可愛小禮物一份^^ 巨國白兔盡力維持景點、圖文資料的正確性,若仍有疏漏歡迎連絡巨國^^謝謝各位!!
留言列表